「今天特意來做三伏天灸的。」Stephanie說。
「三伏天灸是中醫其中一種時間療法,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選擇穴位貼藥治療。」我說。
「夏至不是過了嗎?為什麼天氣還這麼熱?」Stephanie問。
「夏至日是一年中日照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黑夜一天比一天長,陰氣漸長,故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日照時間雖減,可是積熱還在地面,再加上濕氣,沒法一時散開,所以三伏天為一年氣溫最高的時候。」我說。
「既然已經這麼熱,為什麼還要做天灸呢?」Stephanie續問。
「三伏天天灸對肺的問題很有效。《黃帝內經》云︰『肺朝百脈』,朝,朝向、會合的意思,全身之脈稱為百脈。 肺主一身之氣,能夠助心行血,調節全身之氣機,使氣血運行暢順。不過肺又容易受寒。《黃帝內經》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形寒和飲冷,在外受寒或吃喝生冷也會傷肺。寒者熱之,所以三伏灸會對肺的毛病有幫助,而肺的問題改善了,身體其他地方也好處。
天灸治療利用溫熱的中藥如細辛、附子等磨成粉末,加上新鮮的薑汁搓成天灸泥。 三伏天天氣炎熱,身體從內至外處方開放態,這時把天灸呢貼於穴位,驅散體內寒濕,讓陽氣自然流暢運行,達到治病和提升免疫力的目的。」我說。
「有些朋友說貼了沒太大效果?」Stephanie問。
「天灸貼是一種保健的方法之一。有病人表示起初貼了三伏天灸,沒甚麼明顯變化。可以連續幾年後發現哮喘不知不覺沒出現。有點像做運動,不是做了一天兩天,身體就會變得強壯,而是持之以恆。」我說。
「天灸做三年就可以嗎?」Stephanie問。
「以前曾有研究患者連續接受三年的天灸療法有助減少患者鼻敏感及哮喘病的發作次數,及減輕發作的症狀。但是做天灸不限於只做三年的。」我說。
「那可放心了。」Stephanie說。
「在三伏天,天氣潮濕炎熱,不少人也有大便溏、腹瀉的情況。我們可以吃些袪濕止瀉的食物如蓮藕、白朮、赤小豆、芡實。煮熟了蓮藕的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止瀉的功效。白朮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赤小豆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用。芡實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有時曬太陽汗出後會覺得疲倦,受了暑氣,可以吃五指毛桃來健脾補肺,化濕和益氣固表。這些材料可煲成保健湯水,作三伏天養生之用。」我說。
「謝謝你。」Stephanie說。
「還要注意,貼了三伏天灸,不要吃發物如蝦蟹、海鮮等。天灸療法提發泡療法的一種,是有機會出現水泡的。一般小心護理可處理,也有留下印的機會,要時間才能減退。」我說。
「我已經較了時間,準時把天灸貼除下的。」Stephanie說。
三伏天養生湯
材料(4人分量):五指毛桃1兩、蓮藕1節、紅蘿蔔1條、白朮1兩、芡實1兩、赤小豆1兩、腰果、生薑2片、紅棗5粒
製作方法︰
1. 蓮藕和紅蘿蔔去皮切塊。
2. 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1個半小時。
3. 最後加少許天然鹽。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轉載自「etnet 經濟通」)
撰文:
陳沛思
分享中醫養生之道及鼓勵母乳餵哺。香港浸會大學的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理學士(榮譽)學士及香港大學碩士(MPhil)。
欄名: 食療新意思